物联网安全除要解决传统安全的问题外还有哪些挑战
物联网安全除要解决传统安全的问题外还有以下挑战:
需求与成本的矛盾:物联网安全的最大挑战来自于安全需求与成本的矛盾。从上述描述可以看出,物联网安全将是物联网的基本属性,为了确保物联网应用的高效、正确、有序,安全显得特别重要,但是安全是需要代价的,与互联网安全相比,“平民化”的物联网安全将面临巨大的成本压力,一个小小的RFID标签,为了保证其安全性,可能会增加相对较大的成本,成本增加将影响到其应用。成本,将是物联网安全不可回避的挑战。
安全复杂性加大:物联网安全的复杂性将是另一个巨大的挑战。物联网中将获取、传输、处理和存储天量的信息,信息源和信息目的的相互关系将十分复杂;解决同样的问题,已有的技术虽然能用,但可能不再高效,这种复杂性肯定会催生新的解决方法出现。比如,天量信息将导致现有包过滤防火墙的性能达不到要求,今后可能出现分布式防火墙,或者其他全新的防火墙技术。
信息技术发展本身带来的问题:物联网是信息技术发展的趋势,信息技术在给人们带来方便和信息共享的同时,也带来了安全问题,如密码分析者大量利用信息技术本身提供的计算和决策方法实施破解,网络攻击者利用网络技术本身设计大量的攻击工具、病毒和垃圾邮件;信息技术带来的信息共享、复制和传播能力,使人们难以对数字版权进行管理。因此无所不在的安全网络需求是对信息安全的巨大挑战。
物联网系统攻击的复杂性和动态性仍较难把握:信息安全发展到今天,对物联网系统攻击防护的理论研究仍然处于相对困难的状态,这些理论仍然较难完全刻画网络与系统攻击行为的复杂性和动态性,致使防护方法还主要依靠经验,“道高一尺,魔高一丈”的情况时常发生。目前,对于很多安全攻击,都不具备主动防护的能力,往往在攻击发生之后,才能获取到相关信息,之后才能避免这类攻击,这不能从根本上防护各种攻击。
物联网安全理论、技术与需求的差异性:随着物联网中计算环境、技术条件、应用场合和性能要求变得复杂化,需要研究、考虑的情况会更多,这在一定程度上加大了物联网安全研究的难度。在应用中,当前对物联网中的高速安全处理还存在诸多困难,处理速度还很难达到带宽的增长,此外,政府和军事部门的高安全要求与技术能够解决的安全问题之间尚存在差距。
密码学方面的挑战:通用计算设备的计算能力越来越强与感知设备计算能力弱带来的挑战,当前的信息安全技术特别是密码技术与计算技术密切相关,其安全性本质上是计算安全性,由于当前通用计算设备的计算能力不断增强,对很多方面的安全性带来了巨大挑战;但是在另一方面,同样位于物联网中感知层的感知节点,由于体积和功耗等物理原因,导致计算能力、存储能力远远弱于网络层和应用层的设备,这些限制导致了其不可能采用复杂的密码算法,这增大了信息被窃的风险。